、开发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联盟关系
开发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联盟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保证供应、降低库存以及取得技术支持等。开发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联盟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供应商评价、供应商改进、供应商合理化、供应商结盟、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2、采购战略联盟方案设计
首先,确定采购战略联盟的合作内容、层次和水平,企业不仅需要能够识别建立采购战略联盟关系的机会,还要考虑建立一种适当层次的采购战略联盟关系。其次,确定采购联盟的基本组织原则,包括按采购额确定责权利的原则、实行法人盟员制、自愿加入的原则、实行信息公开的原则、区别对待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再次,起草采购战略联盟协议,决定采购联盟的组织形式,选择联盟管理者,并开展必要的培训。后,建立与供应商进行定期的审阅性会晤机制。
3、制定供应商经济补偿的原则
制定经济补偿的原则,包括:依法办事原则、依损失范围和程度合理求偿的原则、确保供应商经济补偿可实现的原则、及时处理、迅速了结的原则、充分考虑长期合作关系的原则。
4、建立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
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对关键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并尽可能地采用实时分析与考核的方法;同时,要注意绩效度量范围能够涵盖不同企业的不同生产范围。一般来讲,评估供应商绩效的因素主要有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等,相应地,考核指标也就分为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及支持、配合与服务指标。
5、制定供应商绩效管理方案
主要工作包括:明确供应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目的与原则;设立供应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委员会或工作组;设计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绩效考评方式;供应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供应商绩效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控。
6、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为了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要坟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企业实现同步化运作。为了保证供应链同步化运作,供应链企业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及时的信息交流。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生产与供应关系同步进行,供应链信息集成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客户(上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在企业生产系统中的渗透。
7、供应链构建中的企业角色
根据结点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重要程度,可将企业分为供应链管理的主体企业和客体企业。在主体企业中,对整个供应链的业务运作起关键主导推动作用的,既能为客户提供大化的附加值,又能帮链上其他合作企业参与到新市场中的主体企业就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他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企业称为供应链的非核心企业。
苏州博远作为江苏省考点,接受每期考生考务任务
采购供应管理内容
苏州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3月26日
3月24日
3月21日
3月21日
3月20日
3月19日
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