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辅导班 > 名思一对一期中考试中考一模冲刺
苏州
[切换城市]

名思一对一期中考试中考一模冲刺

更新时间:2020-06-03 18:31:18 浏览次数:44次
区域: 苏州 > 张家港
类别:初中辅导班
地址:塘桥镇东海华庭北门3幢
父母当榜样,不做“低头族”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 董苏云

鼓励学生合理规划好作息时间,不能在学习时间玩手机游戏。同时,多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多花一点时间陪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做手工、画画、表演话剧等等,老师要对学生的成果多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慢慢下降。

此外,老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主动放下手机,一起读书,在书中去寻找乐趣和美好,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河北省盐山县联合小学 孙国香

为了调控手机的合理使用,有效衔接校园和居家生活的转变,开学前我与群里的家长孩子们共同举行了一个活动——欢乐养“机”场,全家总动员制定手机使用的时间、位置、方法、目的养“机”计划,并设置其他的居家生活协议比如运动、家务、游戏等等,借助家长的配合,让学生健康有益、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

为了做好学生开学后心理上的衔接,我选用了网上一些音乐律动操,在每天下午的课上跟孩子们一起完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减缓了学习压力。

2
鼓励孩子和手机做个“约定”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小学 许艳霞

堵不如疏,想办法通过正面引导,使孩子们懂得其中的危害性,给出一定的心理暗示,游戏对孩子们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游戏健康相处才是王道。

首先不要过度恐慌,让游戏适当合理化;其次要筛选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并富有教育性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再者要管控时间,给孩子规定时间,逐渐减少玩手机的频率;后是家长多陪伴,陪伴学习、陪伴读书、陪伴运动、陪伴社会实践……迁移兴趣爱好,填补孩子们心灵空白,让孩子们在精神充实中度过每一天。

@山东省临沂市实验小学   王红

经过切磋协商,我和学生在手机使用上达成五项基本原则:

一是明确权利,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学生有权利使用手机这个信息工具;

二是划定界限,学生使用手机前要征得家长和老师同意,操作范围限定在亲友同学通话、查阅资料、限时益智娱乐等内容;

三是约定章法,师生协商制定手机使用公约,以学生自我约束为主;

四是畅游网络,每周末每位同学拥有30分钟的使用手机畅游网络时间,可以自由浏览网页或者使用APP;

五是断网静修,每周三是固定的断网日,无特殊事情不使用手机上网,同时也是固定的亲子共读日,体验离开手机,沉浸阅读向内静修的快乐。

3
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动起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王燕

让学生摆脱对网络和游戏的依赖,就要努力让学生“移”“动”起来。

“移”就是转移注意力,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特长,鼓励学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让其在班级中有显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在学习之余把时间用于发展兴趣,并从中感受到乐趣。

“动”就是用运动来充实,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营造运动健康的家庭风尚,节假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来改变孩子的生活状态,使其摆脱网络和游戏。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刘庆玲

孩子对手机和游戏依赖,可以采取多种活动转移注意力。比如春天已经来临,建议大家出门走一走。回来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收获写下来,或者把印象深刻的场面画下来和大家交流。不管是教师还是其他孩子,都要给发言孩子充分的肯定,建立成就感。

孩子沉迷网络,也许是孩子觉得现实生活没有意思。可以让孩子自己设计团体户外游戏,大家参与其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也让他收获朋友。

4
用“小妙招”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安徽省舒城县城关三小 杜全发

招:心理疏导法。学生对手机和网络游戏的依赖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我首先找这些学生交流沟通,通过心理辅导来了解和疏导他们。

第二招:集体宣讲法。通过主题班会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向他们宣讲玩手机和网络游戏的危害。

第三招: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戒除学生对手机与网络游戏的依赖,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减法,同时也要做加法。通过培养学生新的兴趣爱好,来填补其戒除玩手机和网络游戏留下的时间空白。

@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教师 胡继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激发孩子思维,寻找可行的办法。可以将沉迷的典型表现,虚拟成“病号”向大家求助。学生讨论后能给出很多可行的办法:选择一个不能玩的环境,如图书馆;避免干扰,学习时远离手机和电脑;请朋友和家长监督等。

还可以推荐专家建议和专业书籍:如培养“微习惯”,从小小改变开始;“五分钟法”,先坚持五分钟再说;研读《自控力》,停止自责,避免消耗意志力等。后指导学生设计“防沉迷”计划,设置监督人,并定期总结表彰,让学生习得自控。

为了便于掌握,可把方法编成口诀:环境营造好氛围,干扰物品暂隔离;师长朋友巧借力,鞭策监督帮助你;设置奖励不自责,激励暗示更积极;赋予价值促行动,创造人生有意义!
苏州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
注册时间:2019年03月30日
UID:583333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